生活中的认知症距离我们有多近?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但是在认知症的侵蚀下
人类的记忆可能只有三秒
上一秒的事下一秒就可能不记得了
认知症并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描述特定症状的一个统称术语。
认知症是指脑局部组织病变或受损而产生的对知觉、记忆、思维、推理等认知功能的损害。认知症一般通过神外科、神经内科、内科或精神科等专业科室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但每个患者的症状、病因、病名、治疗方式和前景都各不相同。
以阿茨海默症为代表的绝大多数认知症是不可逆转的进行性脑部疾病,它会慢慢破坏记忆和思维能力,并最终导致失去基本行动和生活能力。
虽然认知症通常表现为记忆丧失,但引起记忆丧失或记忆功能损害的有不同原因,单纯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并不一定是认知症的表现。有些疾病的症状看起来像认知症,例如由药物反应或维生素缺乏等引起的某些疾病,但是这类疾病往往可以通过治疗而获得改善。
认知症离我们有多近?
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65岁以上人群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为5%;80-85岁人群的患病率可达20%-30%;而年龄超过90岁的人群,患病率高达40%-50%;且女性患病几率高于男性。据统计,我国目前患病人数将超过1000万,预计在这两年会增长到4000万。
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阿尔兹海默病存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一高三低”状况。即痴呆症发病率高、就诊率低、早期诊断率低,治疗率更低。
忘记过去、忘记家人......这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天所经历的痛苦。比如《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
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患这种“不治之症”的人数在急剧增长。
对于患了痴呆症的老人,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药物,但也并不会立刻危及生命。患者发病之后,科学合理的照护是十分关键而且不可或缺的。
认知症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程度评估
对于患了认知症的老人,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药物,但也并不会立刻危及生命。患者发病之后,科学合理的照护十分重要。
1.虽然患有某种程度的认知症,但可以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家人以及与社会关系
2.在家庭外,日常生活中行动有障碍,意思表达困难时,经他人提醒后可进行自理活动
3.在家中,日常生活中行动有障碍,意思表达困难时,经他人提醒可进行自理活动
4.在一天中,日常生活中行动有障碍,意思表达困难时,需要被照顾
5.在夜间,日常生活中行动有障碍,意思表达困难时,需要被照顾
6.日常生活中行动有障碍,意思表达困难的情况频繁出现,需要被全天看护
7.有显著的精神症状和各种病症或危重的身体疾病,需要专门的医疗人员进行看护
与认知症持续的高发病率相比,中国社会对此病的关注度并不高。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人老了糊涂是很正常的事情。
70%照料者表示,确诊前未察觉患者的各种痴呆症状;64%的患者曾否认亲属患有此病;58%的照料者认为痴呆状是正常衰老;仅31%的全科医生接受了足够的基础培训和岗位培训,可以诊断处理认知病症。
所以,照护者更需要具备专业的素养,才能通过一系列专业的评估,对长者的身体情况有直观并且全面的了解,根据长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失智分级照护计划。给予每位长者最佳的照护。